外匯交易杠桿原理和計算公式是什麽?
摘要: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方式最早衍生於期貨市場之中,保證金交易意思是指交易者只需要繳納自己所要交易的標的物一定額度比例的資金便可以購買到原本資金量要求比較大標的物,比如當你使用100倍的杠桿,。現在有一個價值1萬的表標的物,那麽你只需要繳納100元的保證金便可以購買到這個標的物的使用合同,這便是保證金杠桿最簡單原理,而在外匯市場之中所說的杠桿是指交易不同標準手合約的外匯產品所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比如當你交易歐美或者是其他貨幣 產品,本來是需要10萬基礎貨幣,現在你使用100倍或者是200倍的杠桿,此時你只需要繳納1000或者是500基礎貨幣便可以購買到這個標的合約,平臺商給你提供的杠桿越大,那麽你所需要繳納的保證金比例就越小。
舉例:
外匯交易中的杠桿率比較典型,以外匯交易為例解釋一下杠桿率的具體體現:在外匯交易中我們通常找一家可靠的外匯交易公司,然後在這公司存入一定的押金(保證金),就可以開始買賣了。我們以美元和人民幣為例。最近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1美元兌換6塊人民幣左右。我們假設我們存入的押金是600人民幣。我們進行對美元的外匯買賣。
假設這時我們選擇的杠桿率是10倍。杠桿率是10倍,也就是說相對於我們存入的押金600元,我們可以進行600元的10倍,6000元的交易。而這種買賣方式就叫做杠桿。我們現在存入押金600元,選擇10倍的杠桿率,進行6000元人民幣的交易。
這時我們用6000人民幣買了1000美元。對於到手之後的美元我們當然希望它升值,換句話說就是希望看到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假如這時外匯市場的美元,正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對人民幣升值:1美元=6.5人民幣。這時我們手中的1000美元可以兌換6500人民幣。在這場交易中我們的收益500人民幣。也就是說我們存入600人民幣,通過運用10倍的杠桿率所完成的交易,所得利益為500人民幣。我們的收益率為83%。
但是市場動向未必總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變化。我們在買了1000美元之後,也臨著美元貶值風險。假設在1000美元到手之後,外匯市場美元貶值,對人民幣匯率變為:1美元=5.5人民幣。這時我們虧損金額為500元人民幣。而這500人民幣的虧損也自然要從我們的押金中扣除。這時我們的押金變為100元。
從這場交易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運用杠桿我們既可以一瞬間贏得暴利,同時也面臨著一瞬間陪得底掉的風險。我們所選擇的杠桿率越大,我們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大。我們可能一夜致富,也有可能一夜傾家蕩產。正因為如此各國在金融市場上對於杠桿的運用有著嚴格的控製。很多國家把杠桿率規定在20倍以下,也正是希望借此規範投資者過激的投資行為。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相關閱讀

外匯天眼·深度觀察|專訪交易商Amillex
在本次獨家採訪中,外匯天眼聚焦Amillex,與其戰略執行總裁 Mark Tsang先生深入訪談了Amillex的運營情況、產品服務及其秉持的價值主張。與此同時,我們也重點關注了Amillex在交易安全領域所做出的舉措。

【WikiEXPO全球專家訪談】Gustavo Antonio Montero: 金融領域的ESG實踐
WikiEXPO杜拜展會圓滿落幕之際,我們榮幸專訪了Carter Capital Management(永續數位資產管理機構)及Palmer Advisory and Consulting主席兼創始人Gustavo Antonio Montero。憑藉在退出策略、企業架構與永續金融領域的深厚積澱,Gustavo分享了關於區塊鏈如何革新ESG整合、碳市場演進歷程,以及WikiEXPO等平台在推動金融生態系統透明度方面的獨到見解。

MSG邁盛集團監管牌照遭撤銷、未通過天眼實勘、負面評價眾多,證實為詐騙已跑路
各位投資人請注意,近期外匯天眼收到許多用戶諮詢MSG邁盛集團的訊息,這家交易商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我們在調查後發現潛藏各種風險,幾乎可以確定已經爆雷,下面是相關的查詢與解析。

RADEX MARKETS 任命 Scope Markets 前高層 Ahmad Aljebouri 為首席技術長
Aljebouri 擁有超過 12 年的金融科技與交易系統開發經驗,曾在多家經紀與金融科技公司擔任高層技術職位,帶領團隊負責建置與維護交易基礎設施。做為 CTO,他將負責該經紀商的全球技術策略,包括開發系統架構、改善安全框架,以及推動公司的數位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