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新山发生了一起因误信网络投资广告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诈骗事件。受害者是一位55岁的保姆,她在居家上网时被一个名为“BDD投资”的WhatsApp群组吸引。群内不仅有人介绍投资方式,还有多名成员分享所谓的“成功获利”经验,并许诺高达8%至10%的投资回报率。
从2025年6月10日至7月15日,受害者共进行了21次转账,累计金额高达10万3000令吉,分别汇入两个不同公司的银行账户。最终她未能获得任何回酬,更遭遇诈骗方要求追加投资的情况。在拒绝追加投入后,她意识到被骗,并向警方报警。警方已依据刑事法典第420条对案件展开调查。
该事件凸显网络投资诈骗的高发与隐蔽性。诈骗方通过社交媒体及即时通讯平台发布虚假投资广告,利用高额回报的诱惑引诱受害者入局,并借助虚假成功案例制造信任感,诱骗消费者反复转账资金。
针对类似风险,公众需保持高度警惕:
- 不盲目轻信网络投资广告,尤其是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
- 对陌生投资平台和群组,务必核实其合法性及资质。
- 遇可疑要求追加资金的情况,应迅速停止交易并报警。
- 提高个人金融风险意识,定期学习防诈骗知识。
在数字投资时代,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交易商信息查询平台的外汇天眼 WikiFX,通过多维度服务为投资者构建安全防护体系:收录全球超 3.8 万家金融交易商实时监管数据,涵盖监管机构注册信息、牌照状态等核心维度,用户搜索名称即可秒级生成 “数字信用档案” 查看资质;运用 AI 算法实时扫描交易商合规动态,对监管状态变更、用户投诉激增等风险信号智能预警,精准识别 “监管套牌”“ 地址造假 ” 等隐蔽骗局;除基础资质查询外,还提供 7×24 小时全球金融监管资讯、诈骗案例解析及防骗技巧,投资者通过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载 WikiFX 手机应用,可随时获取交易商安全评分、用户真实评价及行业反诈动态,让投资决策建立在充分信息核查基础上。
警方通过本案提醒民众,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防范意识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关键。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的普及教育与监管力度,减少此类损失发生。
此案警示我们,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公众理财需谨慎、理性,切勿因贪图短期高利而陷入诈骗陷阱。借助专业机构或官方渠道进行投资咨询,是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