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华尔街再次上演迷因股狂潮,Opendoor Technologies和科尔士百货等股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场由散户主导的投机热潮让专业投资者陷入两难抉择:究竟是跟随市场情绪顺势而为,还是将其视为市场过热的危险信号?市场狂热与隐忧并存在经历短暂回调后,多数迷因股仍维持在数月高位。与此同时,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已从4月初的抛售中恢复,并创下历史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上周华尔街再次上演迷因股狂潮,Opendoor Technologies和科尔士百货等股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场由散户主导的投机热潮让专业投资者陷入两难抉择:究竟是跟随市场情绪顺势而为,还是将其视为市场过热的危险信号?
市场狂热与隐忧并存
在经历短暂回调后,多数迷因股仍维持在数月高位。与此同时,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已从4月初的抛售中恢复,并创下历史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纽约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债务规模甚至突破科技泡沫时期峰值,创下新纪录。
然而,市场疲态已现端倪。最新一轮迷因股反弹仅维持数日便失去动力,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也从高点回落。部分华尔街机构开始建议客户增持避险资产。标普500指数预期市盈率已达23倍,远超18倍的十年均值,显示市场估值已处于高位。
"市场正在经历调整期,"财富联盟总裁埃里克·迪顿表示,"虽然长期看好,但短期需保持谨慎。当前过度投机的情况预示着市场可能迎来回调。"
历史会否重演?
市场观察人士纷纷将当前情况与2021年的迷因股狂潮相比较。当时游戏驿站和AMC娱乐等股票在散户推动下暴涨,成为市场焦点。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的狂热最终演变为更大规模的牛市,标普500指数当年上涨27%。但随后的2022年,市场迎来剧烈调整,该指数暴跌19%。
"牛市狂热往往持续到最后一刻才突然转向,"埃尔姆财富首席投资官维克多·哈格尼指出,"我们明知市场存在泡沫,却难以判断其破裂时机。关键在于何时回归理性,而非是否回归。"
新旧狂热之比较
本次迷因股热潮与2021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散户集中买入被大量做空的小型公司股票,零佣金交易和短期期权工具的普及进一步放大了市场波动。以Opendoor为例,其单日成交量曾达18亿股,占全美股市成交量的10%,规模甚至超过2021年游戏驿站的峰值。
但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本轮狂热持续时间更短,且宏观环境已大不相同。当前利率水平远高于2021年,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降息,这可能为股市提供额外支撑。
"在美联储可能降息的背景下,即使估值已处高位,市场仍有上升空间,"美世顾问公司首席投资官唐·卡尔卡尼表示,"降息预期将为股市提供强劲支撑。"
多重因素支撑市场
尽管面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等不利因素,但多数贸易协议结果好于预期。加之通胀可控、企业盈利稳健增长,市场基本面仍相对健康。
"过度关注迷因股现象可能产生误导,"Mapsignals首席策略师亚历克·杨认为,“市场表现取决于相对变化。就贸易形势而言,实际情况好于4月时的悲观预期。”
潜在风险与机遇并存
若美联储推迟降息,或关税、通胀等因素恶化,市场可能面临调整压力。"届时市场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卡尔卡尼警告道。但适度回调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创造买入机会。
"在当前环境下,任何短期调整都可能是良好的入场时机,"贝尔德投资策略师罗斯·梅菲尔德表示。这表明,尽管迷因股热潮引发担忧,但市场整体仍具备韧性,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